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语文语法教学探讨(2)

时间:2014-04-18 17:20 点击:
(二)教学语法担任语法规范的重任 给中学生讲语法,老师一定要讲规范。当今时代,各种新词、新语、新用法大量涌现,许多印刷品和盗版书中常常出现有问题的语句,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中学生的语文修养肯定是

  (二)教学语法担任语法规范的重任

  给中学生讲语法,老师一定要讲规范。当今时代,各种新词、新语、新用法大量涌现,许多印刷品和盗版书中常常出现有问题的语句,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对中学生的语文修养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给中学生讲点语法规范,这个问题有突出的重要性。从其他国家的母语语法教学来看,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总是第一位的,中学生掌握的母语往往是某种方言的口头语言,跟规范化的民族语言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语法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推广起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担负语言规范化的重任。

  (三)语法教学消失将带来的严重后果

  近些年来,高中教师普遍感觉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表达也不流畅,出现很多语病现象,使得高中老师在评改作文时头痛不已。汉语组词造句离不开语序和虚词,哪一个虚词用于什么情况,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在哪里?什么词充当主语,什么词又充当谓语,这些都是基本的语法知识,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内容淡化了,使得我们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懂什么是语法,写作表达受到严重阻碍。对基本的虚词不理解,对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能区分,从而为学习古文带来难度。

  二、解读新课标下的语法教学,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

  语法教学淡化了,非但没有减轻语法教学的负担反而使我们的中学语法教学处于困境,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有人也就此而质疑了,认为新课标淡化语法是不可行的,但我认为淡化语法确实是课改的一大进步,而导致今天不讲或少讲语法的现状,那就要反观我们每个人对语法的定位了。我认为导致今天语法教学逐步消失于课堂的原由一是由于新课标对语法教学定位不够准确,一是我们的教师对语法教学定位有误。新课标中并没有明确说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讲语法,而是说:“在阅读教学中,为了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从可以引导这四个字中就可见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定位,语法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也正是由于新课标这一标准定位不够明确,从而引导教师也对语法教学极不重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广大教师把语法教学也搁置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有的老师则根据需要讲解了一些语法知识,有的老师一是怕麻烦而根本不讲语法,一是完全遵从新课标没有明确规定而不讲语法,由于定位的不准确导致语法教学陷入如今的困境。

  仅语法而论,它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之基础,因此语法必不可少。而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中教师系统的给学生讲解的基础知识,学习它一是可以从正面加深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正确认识,一是从反面了解常见的语法错误现象,并探索导致错误的原因,简而言之,中学学习语法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某些句子的语法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语法规范,表情达意也才能更加明确。因此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语法教学绝非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而不可大肆讲解,也不可不讲,对于新课标中对语法教学的定位,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完全遵照新课标而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中学生接受能力和中学语文教学总目标恰当的来选取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三、改革语法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水平

  (一)注重教师教学方法

  在教法上,教语法,首先要明确语法有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教学语法不同于理论语法,因为他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必须确保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实用性与可接受性,即使是教实用语法,最必要的概念术语还是不能不教的,但教师在讲授这些最必要的概念术语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话给学生以解读,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但是要注意讲术语不是语法教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论证这个概念术语,所以没有必要把语法学界的争论带到课堂上去。例如:讲什么是“词”“短语”,不必详加论证,那样讲很有可能越讲越糊涂,不如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就可以了。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就举例说明,总体上应该宜粗不宜细。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