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改革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1.“教”与“学”有效统一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应大力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做中教,做中学,学中用,用中评”为宗旨,融“教、学、做、评”为一体的整体化教学模式。此模式中“做”是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应注重从实际出发引入数学概念,以专业技术问题中的数学应用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学”即学生在做中学,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从而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评”当然也要在做上评,无论是从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角度看,还是从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的角度看,都是建立在“做”的基础上,怎样做就怎样评。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注入”为“交互” 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改“注入式”教学为“交互式”教学,讨论与评价相结合是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讨论,一方面能相互启发,培养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思想交流,发展人际交往技能。组织讨论必须与评价相结合,课堂讨论中或课堂讨论后,教师对学生或学生相互之间要进行有效评价,通过对讨论态度、讨论过程、讨论观点等方面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鉴定、激励功能,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3.变革单一的考核方式 学习效果检验方面考试虽然是衡量学生学习程度的一种方法,但过度地强调考试会陷入一种为考试而学习的误区,形成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在考试、考核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就会格外注意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与能力。为此,可以采用多方面考核、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把考试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考查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能够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既要注重数学的理论性,更要重视应用性,做到精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在实践中还有待于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做更深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淑玲.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2]李德才,杨毅.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大家,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