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民国时期重庆市城市拓展伴随着重庆市的近代化过程,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而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地域面积扩大了近几十倍。从这个时期重庆市地域变迁和重庆市的客观地形条件来看,未来重庆市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可以筑成立体性城市发展格局。从世界城市发展趋势来看“诸多城市都将人文发展、竞争实力、绿色发展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共性趋势和目标”[17]这可以为未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提供借鉴。重庆市大部分地区都是依山而建,临江而筑,山和城融为一体,水和城融为一体,山清水秀,绿化效果十分的好。同时,重庆市又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陪都文化,文化底蕴十分的深厚。这为重庆市发展成为绿色、适居的现代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这里所说的重庆市指的是“小重庆”也就是主城区。包括渝中区、九龙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南岸区、巴南区、渝北区、北碚区九个市辖区。
[2]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11年461页
[4]陈寿《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M]上海2007年
[5]何智亚开埠前后重庆城重庆建筑史之二[J]重庆建筑2011(01)
[6](明)曹学佺《蜀中广记》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三辑西南史地文献第26卷
[7]何一民近代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1840—1949)[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2004年47页
[10]中国抗日战争史协会主编抗战时期的西南大后方[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80页
[11]民国《巴先志》卷18《市政》
[12]章创生范时勇重庆掌故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年30页
[13]李书敏蓝锡麟主编重庆地理沿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222页
[14]重庆市管理局《重庆市地产资料集》
[15]周勇重庆抗战史1931-1949[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年354页
[16]何一民中国城市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643页
[17]周开庆四川一抗日战争[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70页
[18]重庆简史和沿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130页
[19]何一民近代城市衰败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7年226页
[21]崔萍杜明翠从世界城市规划看未来城市发展趋势[J]学术天地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