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杨涟对于明朝的历史推动具有深刻的影响,他辅佐了两任太子顺利登基,并且和天启年间阉贼魏忠贤进行斗争,最终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作为一个忠义之臣,在巩固明朝时局的稳定当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红丸案;魏忠贤;光宗;东林党;明熹宗
一、历史学界对于杨涟的评价
纵观明朝的历史,里面有很多杰出的人物,这些人物对于明朝的延续和光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万历之后,明朝已经像是一个漏洞百出,在暴风雨中孤独行驶的船了,这期间一个关键人物的崛起,给垂危的明朝又焕发了一丝生机,并且对于明朝三代皇帝的继任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人就是杨涟。
杨涟是明王朝著名的大臣,谏官,政治家,东林党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他也是明代的传奇人物,历经三朝,因敢于直谏而被明光宗任命为顾命大臣,后因死谏当朝奸贼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而被迫害死于诏狱。短短的五十四年生涯,在杨涟的一生中,凭借其一己之力,为明王朝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杨涟任常熟县知县时,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史料记载其“遍知闾里利病”(1)。为政清廉的杨涟,到哪里都能够深得百姓的爱戴。杨涟上任之处,百姓们夹道欢呼,深得民心。后来通过“举廉吏第一”(2),被朝廷重用,升为户部给事中。
杨涟的廉洁在明朝所有的官员里,只有海瑞可以和他相媲美,在万历年间担任兵科右给事中,只是个八品的小官,虽然官职小,但是他经常以天下为己任,能够敢于说出首辅,次辅都不敢说出的话,其一身正气,让很多朝廷有正义感的大臣们敬仰不已。史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3),这一评价是很中肯的。
即使是后来在天启三年升为左副都御使,贵为朝廷的三品大员,他依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从不收受礼物,家境清凉,没有余资。这个从后来被魏忠贤抓进诏狱时可以看清,为了救出杨涟,家人变卖所有财产,却只凑够了四千两白银。而乡邻们也纷纷解囊,在被押送诏狱的途中,沿途的百姓知道杨涟为人清廉,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纷纷焚香祷告,希望杨大人平安归来。到后来,汪文言被魏忠贤酷刑逼供,要求诬陷杨涟贪赃,而这个汪文言也是一个忠义之士,大声疾呼:“世上岂有贪赃杨大洪哉!”百姓和同僚给予杨涟的高度评价,足见杨涟深得人心,忠烈公之称号乃实至名归。
二、杨涟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对明朝的影响
(一)太子顺利登基,全凭杨涟一己之力
杨涟在朝廷里虽然官职不高,仅仅八品而已,但是为人耿直,对于朝廷里的腐朽也是深恶痛绝的,本着忠君思想,他时常会上书,敢于直言,提出了很多针对当时明朝的实质性建议;加之拜服顾宪成等东林党人的为人,所以朝廷的同僚都能够听从他的一些建议。
在争国本一案中,杨涟识破了郑贵妃想要挟天子以号令群臣的诡计,坚决支持朱常洛。当时的首辅方从哲虽是首辅,但是也畏惧郑贵妃,不敢争本。多亏了杨涟再三请求,并建议朱常洛“力请入侍,尝药视膳,薄暮始还”。在他看来,太子是一国之本,“国本”动则天下乱。“因此他把稳定太子的地位与爱国忠君联系在一起,坚决支持太子朱常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