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微电影生产四重奏(上篇)(3)

时间:2015-12-04 08:41 点击:
所谓巧,即微电影无须恪守大电影起承转合的叙事模式,可以单刀直入,可以藏头露尾,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结构形式上别出心裁。法国微电影《调音师》的开头和收尾是重叠的。通过面临绝境的调音师的主观镜头,带

  所谓"巧",即微电影无须恪守大电影起承转合的叙事模式,可以单刀直入,可以藏头露尾,甚至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结构形式上别出心裁。法国微电影《调音师》的开头和收尾是重叠的。通过面临绝境的调音师的主观镜头,带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一个盲人音乐家的奇遇。记得别林斯基说过:"文学的核心任务就在于深刻地、全面地揭示生活的矛盾。"而要把生活中的矛盾深刻地揭示出来,则需要艺术家有巧妙的构思。将主人公设定为假扮盲人的调音师,已经显示了创作者的匠心,而开门见山地将主人公置于生杀予夺的困窘并首尾相接,不但让生死悬念贯穿始终,也使创作者获得了更集中展示心理危机的时间和空间。平心而论,传统电影因为时间冗长和容量增溢,常常需要按照起承转合的逻辑,逐一推演情节故事,尽力照顾各种人物关系,很难采用这种首尾重叠的手法(实际上,只有《罗马-11点钟》等极少数影片运用),而微电影因为短小紧凑,在结构上更容易做到异军突起、绝招频出一当然,也只有优秀的微电影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所谓"活",即微电影灵敏自由,可以而且应该嵌入生活底部,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探索,体现思想创意。从创作的题材上看,微电影鲜有"高大上"的选配,涉及的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凡人琐事,表达的是百姓的喜怒哀乐,反映的是民众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绝大多数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这一方面当然是由于微电影容量有限,一般开口较小,难于容纳宏大叙事和英雄伟人(平头人物自然当仁不让、领头担纲);另一方面也是和小屏幕播放平台(多为计算机、手机终端)、碎片化收视联系在一起的。草民创作,百姓使用,游走民间,这一现实规定导向了微电影的价值取向,要求在生活底部奔走,尽现生活真谛。像《孝行天下》中的父与子的一段感情纠葛,《红领巾》中少年张小明的种种精神困惑,都是我们自己在生活中时常经历和随时可能碰到的问题。透过他们看似平平常常的情感起落、普普通通的生活阅历,编导存放了一份沉甸甸的人生思量。前者陈情(民族传统文化之情怀),后者存疑(现实道德秩序之疑惑),直击我们心灵深处那个最敏感、最柔软的部分。原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也具有这样深刻的思想力量。对此,传统电影很难观照,或者说,很难直陈其事,底层小人物的酸甜苦辣,经由微电影的形态展示出来,让我们尤感亲切自然。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