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及价值向度(下篇)

时间:2015-12-02 10:27 点击:
英国人类学会的《人类学田野考察手册》[8]一书,曾经提出科学、准确、深刻的田野考察方法。今天,无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民间美术名词如何变换,参与式田野考察对当代中国研究者们都无可规避。 格尔兹以如此话语作为他那本名著《文化的解释》一书的最后箴言
  英国人类学会的《人类学田野考察手册》[8]一书,曾经提出科学、准确、深刻的田野考察方法。今天,无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民间美术名词如何变换,参与式田野考察对当代中国研究者们都无可规避。
  格尔兹以如此话语作为他那本名著《文化的解释》一书的最后箴言:"社会,如同生活,包含了其自身的解释。一个人只需学习如何得以接近它们。[9]同样,布朗说:"我将社会人类学视为关于人类社会的理论性自然科学,它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所釆用的方法,在本质上与物理学和生物学釆用的方法相似。并且,他进一步提出,掌握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最根本的方法是做现场调查研究。[11]甚至,普里查德在完成《努尔人》一书之后说:"我认为,要对一个人群进行社会学研究,一年的时间是不够的。"[12]
  参与式田野考察的方法论命题最早来自人类学,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实践历史,但是不可否认,艺术学领域诸多研究者们也许对这个词语还很陌生。参与式考察包括几个基本要求:一是连续居住在被调查研究地区半年至一年;二是尽量学习当地语言,并用这种语言技能,获得民间文化最真实的信息;三是尽可能以一个参加者,而不是指导者的身份,加入被研究对象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13]严格意义上讲,参与式考察要求研究者在比较漫长的观察周期内,全面了解民间美术品生产区域人群的活动节奏和生活周期。尽量长的观察周期可"迫使"研究者围绕"物"找出上下文逻辑,把握包含"物"和"造物"行为的社会结构。
  参与的目的,正如前文所强调,是让研究者对特定民间文化"理解"。一方面,"理解"意味着掌握物品表象之下的隐藏信息,除了显见的物品形态本身各种可见和可感知的性质,更包括造物行为的过程、物象分类、技术要素、经验、思想、作用、风俗,以及围绕造物行为和造物结果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亲属制度、传承方式、物的销售和流通、工艺的季节性变化、社会分工、造物行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经济收入与传承的关系、宗教制度和造物的关系等;另一方面,"理解"意味着归类整理一切可能获得的文化细节,并以此为基础,把握手工艺文化的整体向度。毋庸置疑,旁观研究者与民间艺人接触生活时间越长,他们获得细节信息的机会就越多,就越可能深刻发现文化细微的蛛丝马迹。正视参与式田野考察,就是要用科学的理性方式,发现并且收集客观的、足够量的文化细节,并以此作为任何学术推论的基点。
  老子云:"行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14]普里查德深入非洲数年,用尽心血完成了《努尔人》一书,他这样说道:"我不想说自己取得了意义深远的成果。我相信,我已经了解努尔人的主要价值观念,并能对他们的社会结构做出真实的概括。"[15]
  综上所述,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认同,并非使得民间美术一词"过时""无效"了,而是对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并对研究者们过去的方法论提出了新质疑。未来民间美术研究方法论的深化,不应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名词和命题的改换,而应该是更多地呼吁学者们长期参与考察以拓展学科视野,灵活运用获得的各种资料,持续指向"绝对理性"的精确描述,亦即在研究中不断过滤去除主观臆想成分,尽量用能够被证明的可靠材料构筑所有"新观点"的基础。
  三、价值追问与资料本意
  何谓民间美术研究的"学术价值"?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