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西厢故事与社会意识的变迁(2)

时间:2016-03-16 11:30 点击:
三、西厢故事与古代书生、女性地位的变迁 西厢故事之所以能够千古传唱,不仅仅在于它那沁人心脾的爱恋和千回百转的离别,更在于它塑造的那些不朽的人物形象。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人物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发生

  三、西厢故事与古代书生、女性地位的变迁
  西厢故事之所以能够千古传唱,不仅仅在于它那沁人心脾的爱恋和千回百转的离别,更在于它塑造的那些不朽的人物形象。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人物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物依然是那些人物,然而他们在故事情节的推动中起到的作用,读者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自身的思想感情却完全不相同了。人物形象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蕴含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的变革。
  西厢故事的男主角张生,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面孔。在《莺莺传》中,我们不难看出,张生始乱终弃,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则可以看到一位多情却有些懦弱的才子。可是在《西厢记》中的张生,是一位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形象。《西厢记》中的张生,是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在面对孙飞虎那如狼似虎的叛军时,他机智果敢,沉着应对,用计谋将求救信送达杜确将军帐下,才解了普救寺之围。他又是痴情的,在莺莺面前,智勇双全的张生变成了疯癫痴傻的傻角。张生依旧是张生,只是他对莺莺的深情,使得他是如此的重视莺莺,如此的小心翼翼,小心过甚,才会手足无措,才会犯痴犯傻。《西厢记》里的张生,符合我们对爱情所有的期待,作者对书生的同情与赞赏跃然纸上。究其原因,则是因为自从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蒙古贵族对汉族实行的野蛮统治。元朝曾废除科举制度,汉人书生的政治地位极其低下,甚至有了“九儒十丐”的说法,曾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变成了像乞丐一样的贱民。尤其是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读书人享有崇高的地位,而到了元朝却急转直下。这样的局面,引起了曾经对“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读书人十分妒忌的社会,转而变成了同情读书人。所以,这种心理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对书生的刻画也从揭露、讽刺变成了同情与赞扬。西厢故事的女主角莺莺,在西厢故事中的形象则有很多共同点。莺莺智慧、美貌,并且有着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是一位挣扎在礼教的束缚与真情之间的青春女性。然而在《莺莺传》乃至《西厢记》中,莺莺面对命运的无奈,是选择接受的。她无力与命运抗争,《莺莺传》中的莺莺接受了再嫁的结局,《西厢记》中的莺莺在面对老夫人的严命之下也险些就嫁给了郑恒。而在《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莺莺则对命运的安排做出了大胆的抗争。她不惜以一死来反抗父母对婚事的反对,又不惜抛头露面对簿公堂来反抗张生受叔父之命再娶的行为,最终赢得了自己的爱情。要知道在古代,未婚女子抛头露面是很不体面的事情,尤其是对簿公堂更是一种奇耻大辱。然而她为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可以放弃一切,性命、脸面通通都置诸脑后。在前面的两个故事中,都是由男主角张生来主宰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莺莺传》中始乱终弃的决定是张生做出来的,《西厢记》中崔张的百年之好也是由张生付出了无限的真情和努力才得以成就的。然而到了本故事中,莺莺却成为了故事里的关键人物。张生爱莺莺,然而面对叔父的严命他不敢抗争。他们之间最终能够在一起,全凭莺莺一介弱质女流豁出性命的争取。正所谓“当年崔氏赖张生,今日张生仗李莺;同是风流千古话,西厢不及宿香亭。”明代是古代女性被封建礼教束缚到了极致的时代,然而到了明代晚期这一情况却出现了一系列的逆转,女性开始变得富有反抗精神,其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结语:
  一曲西厢传唱千载,西厢故事早已融入了民族文化的血脉。不同时代对西厢故事的接受与改编是不相同的。西厢故事也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心理。《莺莺传》中张生莺莺悲剧的结局,是唐代的门阀制度造成的;《西厢记》中张生形象的光彩照人,与元代社会统治阶级对科举制度的破坏、对汉人的政治歧视,造成的读书人悲惨境遇的同情有关;而《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中莺莺对命运和现实巧妙的抗争,正是元末被封建礼教禁锢到极点之后向往自由的反弹的写照。探究西厢故事的变迁,可以让我们把握住时代变迁的脉搏,同时也能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西厢故事背后的真情与深意。
  【参考文献】
  〔1〕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7-8.
  〔2〕陈寅恪.元白诗笺征稿.读莺莺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8.
  〔3〕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