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书籍设计中的时空意识

时间:2016-04-28 08:54 点击:
【论文摘要】书籍随着人类历史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审美心理、时尚爱好与文化知识的需求,其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改变。近年来,一些 学者主张书籍设计应该达到内外之间、形神之间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书籍设计中
  【论文摘要】书籍随着人类历史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审美心理、时尚爱好与文化知识的需求,其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丰富与改变。近年来,一些 学者主张书籍设计应该达到“内外”之间、“形神”之间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书籍设计中的“时间”“空间”意识。一本立体造型的 书籍,应是一个有情感温度、审美格调、文化内涵、富有生命感的完整有机体。
  【论文关键词】书籍 设计 时间 空间 文化内涵
  今天,当我们把一张承载图文信息的薄纸多次对折并装订成册之后,不但呈现出立体形态,而且它的生命也被唤醒了,成为人类智慧的宝库——书籍。 书籍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她蕴含着人类智慧积累、历史文化传承、舆论导向、信息传播和审美娱乐等诸多功能。当读者翻阅它时,通过身体多种感官与纸亲 密接触,视觉神经与文字相碰撞,随着时间的流动,便生成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心理空间也开始浮现。
  一、书籍设计的时空关系
  无论是传统书籍还是现代书籍,都具有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物理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空间,心理空间是主观心理感受中的虚幻空间。我们既重视书籍实在的物理空间的设计,更追求虚幻的能够感染读者心理空间的营构。
  书籍随着阅读的翻动过程,展示出多层次的不同的美,这种在动态中展现的不断变化着的版式设计,不但要讲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而且还要注意由表 及里、层层深入,从书籍的封面、书脊、护封、勒口、环衬、扉页、序文、内文、版权页直到封底,依次在动态中呈现。书籍设计不仅是平面的、二维的,而且是立 体的、三维的,不仅具有空间性,而且具有时间性,同时还兼具时空一体性特征。所以,从空间的角度来说,书籍设计是一种立体的思考行为,它类似建筑,具有立 体空间形态。从时间的角度来观察,它既具有相对静止的形态,又有相对运动的形态,动静的结合构成了书籍特有的时空关系。
  静态的书籍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人文意蕴、文化情调、美学风格。而当读者翻阅、欣赏书籍之始,书籍便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时间元素介入其中,页面空 间在时间之轴中或快或慢地运动,在视觉暂留、视觉记忆的心理作用下,单独的页面会在阅读心理空间中连成相对的一体。因此,设计者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就不能 孤立、绝对静止地去看待、处理时空一体化关系下的每一个页面或局部。正如吕敬人所说:“图书的设计要关注图书构成的每个环节,在秉承原著信息的基础上,将 各个素材纳入整体结构中加以配置和运用,这样可以使各要素在整体结构中焕发出比单个符号更大的表现力,并以此构成视觉形态的连续性,诱导人们以连续流畅的 视觉流动性进入阅读状态。”在这段表述中,“视觉形态的连续性”“连续流畅的视觉流动”都是“时间”元素介入的结果。这也说明书籍设计从时空一体化关系的 整体出发,不仅要求每个元素设计合理,而且还要统筹考虑单个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契合无间,在“视觉流动”的过程中,达到书籍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空间 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书籍设计的时空结构
  书籍以自身特定的物化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当阅读伊始,随着阅读时间的延续展开,空间在时间中运动,时间在空间中延续,这种时空一体化的 独特关系,演绎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读者的阅读享受。书籍设计中时空意识的觉醒,势必强化书籍设计的整体结构意识,追求时空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理念,乃是现 代书籍设计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体的核心建构。在这一整体结构中,生命节奏意识、色彩对比意识、虚实变化意识以及读者心理感受意识,都是书籍设计应当注重的。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