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试论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来源、内容和特征(2)

时间:2014-04-03 15:48 点击:
恩格斯强调: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8]列宁

  恩格斯强调:“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8]列宁也强调过:“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绝不可以袖手旁观……我们必须完全有计划地去领导这个发展过程,去形成它的后果。”[9]毛泽东继承了这些概念,认为既然无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那无产阶级自然也要取得精神上的统治地位,在1950年6月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道:“对知识分子要办各种训练班,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要用他们,同时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改造,要让他们学会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等几门课程,就是那些唯心论者,我们也有办法使他们不反对我们,他们讲上帝造人,我们讲从猿到人,有些知识分子老了,七十几岁了,只要他们拥护党和人民政府,就把他们养起来。”[10]对于知识分子,他从来都不认为他们是无产阶级劳动者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最高礼遇只是“用”。当他们不能为我所用时,他们也没什么要存在下去的必要了。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师,毛泽东则保持了一贯的警惕。

  在批判电影《武训传》的时候毛泽东也强调批判对事不对人,要让大家放下包袱认真学习,中央领导也为知识分子到底属于哪个阶级发生过争论。但是毛泽东凭借在革命时期建立起来的崇高威信统一了党内高层的想法,在《武训传》批判之后接连又发动了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胡风文艺思想等一系列的文艺界批判运动,而胡风一案也被直接上升到了“反革命集团”的高度,可见性质之严重。然而即使是全国文艺界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学习改造,依旧没有打消他心中的顾虑。在1957年3月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对当时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做了这样的估计:“我们现在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是从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有些人即使是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受的是资产阶级的教育,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他们还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11]就是他的这种心态,纵容了党内极“左”思想的不断发展,以致后来最忠实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周扬、陆定一等也得到了曾经被他们批判的人一样的下场。

  除了来自列宁和斯大林的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中还有更加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部分。普列汉诺夫曾经提出:“任何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是为这个民族的道德风尚所约束的”,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怎么对待民族文化遗产本来是个重要的问题,列宁强调要全面地接触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毛泽东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文化由三个部分构成——“帝国主义文化”、“半封建文化”、“新文化”[12]。毛泽东文艺理论的革命目标就是将“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的“反动同盟”摧毁,建立真正的“新文化”。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而在这之前的1938年,他还是积极提出了“洋八股必须废止”,“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3]。由此可见,即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成为主流,但是必须强调其中国化,这才是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核心。

  概要说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着一贯的延续性,其核心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艺。所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的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在斯大林在苏联的实践的影响下,经过毛泽东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而产生的一系列思想,是毛泽东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魏斐德.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6.

  [2]李锐.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活动[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8.

  [3]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颜晓初.五十年代文艺争论的历史反思[J].上饶师专学报,1986(3).

  [5]代迅.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8.

  [6]斯大林.论文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l959:26.

  [7]刘文斌.斯大林文艺思想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9]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910-911.

  [10]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文件选编(第一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58-259.

  [11]戴知贤.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18.

  [12]季水河.毛泽东与列宁文艺思想比较研究[J].文学评论,2008(2).

  [1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522-52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