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形式简单完美,和声织体富于个性。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虽然创作技巧相比李斯特等人稍显逊色,但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以及在钢琴独奏曲上表达出的高超艺术性是无人能及的。他的钢 琴作品形式简单,但富于创造性的他又会在曲子中间穿插令人意想不到的曲式结构,让人爱上他的音乐。在和声织体运用上,除了自然体系中的正、副三和弦、七和弦和九和弦的运用外,他还用半音体 系中和弦,例如副属七和弦、副减七和弦等。在调式运用上,大小调式交替常被大量采用。 四、对当前钢琴音乐创作的启示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他善于将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不仅是一位 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门德尔松的创作理念对当今的钢琴音乐创作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当今的钢琴音乐作品既要推陈出 新,革故鼎新,也要跟随在音乐历史上留下著作的音乐家的足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当今音乐领域的发展。门德尔松的作品,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 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笔者认为门德尔松创作理念对当今钢琴创作有以下几条借鉴意义: 第一,音乐的质朴性。音乐应该成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思想和情感可以用纯粹的音乐媒介来传达和识别,应该明晰音乐的初衷是美和真理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音乐形式手法的简练性。门德尔松曾说过:“主题要简洁,而细节是属于从属地位的,主题要贯穿始终。”他理性的头脑传达给我们一种理念:主次要分明,避免冗长■的音乐细节。 第三,音乐的浪漫优美性。音乐要传递给听众一种美的享受,高超的炫技技术能体现作曲家的作曲功底,但音乐的内涵和意义则更要在一首作品中完美展现。 第四,音乐的大众接受性。一首能被大众接受,并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才是一首成功有意义的作品。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要与大众的认知和心理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打动观众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林旭.论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形式美”[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4):31-33. [2]李金菁.浅议门德尔松葬礼进行曲音乐风格的特性[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8-81. [3]张晓蕾.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8):21-22. [4]周成岭.古典形式与浪漫精神的融合[J].黄河之声,2009(11);18-19. [5]JohnMichaelCooper.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ARese-archandInformationGuide[M].secondedition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