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皇后认为对女人而言,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做男子反不如做女人,女人没甚关系,处常守经,遇变从权,任他桑田沧海,我只是随风转船,落得快活。[4]隋亡后,萧皇后先主动投靠宇文化及,又主动向窦建德表示:“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4]使出浑身解数,拿出“许多勾引人的伎俩”,与唐太宗上演了一场风流情戏,最终因与武媚娘争宠失败“饮恨”归西。无疑,褚人获认为失节是萧皇后的人生污点,通过讴歌为隋炀帝“殉难”的朱贵儿、袁宝儿等女子丑化萧皇后,并借曹后之口与赵王“失节之妇”之言,对其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三、智谋胸怀胜须眉,政治才能愧男儿: 电视剧《隋唐英雄》中的萧皇后李翰韬等导演的《隋唐英雄》中的萧皇后,形象丰满,引人注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综合电视剧《隋唐英雄》中萧皇后的生平事迹,与历史、小说《隋唐演义》中的萧皇后相比,本剧中塑造的萧皇后形象具有以下鲜明的性格特点。 (一)高雅尊贵,文气浓厚 萧皇后出身名门,文化修养极高,具有大家闺秀风范,且貌美无比,号称隋唐第一美人,天下英雄无不垂涎三尺。剧中年龄虽时值中年,但却仍然风韵犹存,别是一番风味。刘晓庆以优雅的形象气质,高超的演技,极为深厚文化修养,加之姜玉玲的委婉动听的配音,由此一位端庄典雅,贤淑温婉的萧皇后形象呈现在屏幕之上,令人赞叹羡慕不已。这一点,与历史上的萧皇后出身名门、文化修养深厚、婉顺等性格特点相吻合,并且在声、情、动、画的电影艺术手段的辅助下,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展现。在该剧中,萧皇后写得一笔好字,常为隋炀帝草拟诏书,表现出极高的文化造诣。 (二)胸有天下,智识过人 电视剧《隋唐英雄》保留了历史人物萧皇后强烈的忧患意识,大胆参与政事,甘冒生命危险向隋炀帝进谏。与小说《隋唐演义》忽视萧皇后的政治才能相比,电视剧《隋唐英雄》中的萧皇后,表现出了超乎男人的政治才能与胸怀天下的远大政治抱负。萧皇后的政治才能的展现贯穿了整部电视剧,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隋炀帝即位前后,萧皇后与杨广恩爱非常、感情融洽,为杨广争得太子之位出谋划策:一人挺身而出斥责前来搜捕不召进京的杨广之太子杨勇,保护了杨广,可谓智勇过人。对于萧皇后的建议,杨广多是言听计从;即位后,杨广荒淫无度,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起兵造反,隋王朝岌岌可危。此时满朝公卿无一良策,而萧皇后提出了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政治策略:江都设擂台比武夺帅,聚天下英雄而用之。萧皇后的这一提议,是缓解隋朝燃眉之急的良药,充分体现了萧皇后卓越的政治远见与韬略。当杨广听信张丽华谗言使天下英雄自相残杀,萧皇后极力劝阻,当场为英雄求情,并与他们生死与共以掩护之。及杨广降罪赐毒酒,萧皇后建议死后将谋害天下英雄的罪名加在自己头上以平民愤,可见其顾大局、识大体的全局意识。萧皇后为了挽救处于悬崖边上的隋王朝,企图力挽狂澜:识破李渊以美女换良马企图造反的阴谋而建议杨广囚禁李建成,派如意劝说李世民攻洛阳替隋炀帝回驾长安扫除障碍,建议隋炀帝将所选美女许配将士鼓舞士气,劝说隋炀帝御驾亲征洛阳。
第二阶段政治才能的体现是在隋亡后。萧皇后痛不欲生于隋炀帝的死与隋王朝的灭亡,但很快又理出了一条复国之路:辅佐李世民成就王业,将其体内流淌着杨广血液的李恪培养成为太子及帝王,遂同意回京面圣。在第82集回京路上,民众高呼秦王威武,萧后提醒李世民小心功高盖主,李世民领会遂高呼“大唐万岁”。在83集中,萧皇后揭“求贤”皇榜智进京城,借李世民之口向李渊献治国良策,即通过与西域马商通婚,允许其科考、做官,使其安心将马匹贩卖给大唐以扩充军力,这是民族融合方针的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