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是一种造型艺术,电影美术是为影片提供造型设计的美术。它既具有美术的本质,又因服务于电影而产生相关的特性。影片的造型设计,既受其内容题材的制约,又要满足导演对影片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定位,电影美术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影片的成败。电影美术可通过构建影片的时空背景和情感基调来奠定影片的叙事基础,也可通过阐释画面和推动情节发展完成其表意功能。本文从奠定叙事基础和表意功能两方面出发,浅析电影美术的叙事功能。 [关键词]电影美术;造型;叙事 电影是一种造型艺术,电影美术是为影片提供造型设计的美术。它既具有美术的本质,又因服务于电影而产生了相关的特性。它是由美术师在参加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或者是制片在电影实践中引起美术这一造型艺术深刻的质的变化而得来的。[1]一部影片的造型设计,既要受到影片的内容题材的制约,又要满足导演对影片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定位。电影美术师要创作出符合影片风格的造型,与导演的沟通和对剧本的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电影美术设计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影片的成败,成功的电影美术设计,可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快感,使观众沉浸在影片建构的虚拟时空中。同时,电影美术可通过构建影片的时空背景和情感基调来奠定影片的叙事基础,也可通过阐释画面和推动情节发展完成其表意功能。本文从奠定叙事基础和表意功能两方面出发,浅析电影美术的叙事功能。 一 电影是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视觉因其传达信息的直观准确性远远优于听觉,而成为人接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所以电影首先是视觉的艺术。电影美术为影片提供造型设计,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视觉风格,也与影片的传情达意直接相关。良好的电影美术设计不仅能构建影片叙事的时空背景,还可以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这就使影片的叙事有了基础,影片构建的虚拟时空也更加真实,观众可以轻松融入片中时空,欣赏影片带来的视听享受。 首先,电影美术可塑造出具有特定时空特色的影像造型,从而构建影片叙事的时空背景。不同的地域生活着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文化,这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具有从古至今的传承作用,其风格演变与时代紧密相关。当人们看到尖顶的教堂,就会想到这是西方的宗教和社会;而看到斗拱飞檐的高大宫殿,无疑会联想到具有内敛、神秘气质的东方古韵。电影美术对电影中空间造型的选取和搭建,客观上为影片的叙事提供了依托。张艺谋的影片《红高粱》中,运用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色。红色具有喜庆的意味,表明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同时,红色也是生命力和血性的象征。影片中,红色的高粱地、红轿子、红色的剪纸与年画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元素与农民居住的土坯房、小石桥、大瓷碗,厚重粗犷的绑腿棉裤,以及蜿蜒曲折的黄土路融合在一起相映成趣。不但带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震撼,也丰富细腻的刻画出人物活动的时空背景,为影片的叙事展开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作为影片的主调色彩在影片中同样经常出现,并辅以中国民间的各种视觉元素。但当喷张的红色与工整呆板的构图配合在一起后,却构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这里不再是对舒张、旺盛生命力的展现,而是体现了一种压抑、焦灼与无望的挣扎。影片正是以此构建了陈府这一深宅大院的整体景观,从而向观众详尽逼真地交代了影片的时空背景,为叙事奠定了基础。 电影美术在构建影片时空背景时最重要的是真实感。不同的时空,带有与之相关的时空记忆。电影美术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记忆抽取出来,变成人们可观可感的影像造型,使观众从影像回溯到记忆层面,从而回溯到影片叙事的时空。真实是记忆抽取过程和影像造型过程中的基本准则,只有坚守这条准则,观众才可以从影片造型中体会到如生活般真实的质感,从而自然而然地融入影片。在对影片《秦颂》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电影创作者就充分考虑到展现历史的真实,无论是在色彩的运用上,还是各种道具与人物造型的设计,都尽可能做到一种朴素的真实。对于人物的服装创作者采用了质地粗糙,色彩暗哑的棉、麻质布料;在光线的处理上,也回避了多数影片中金碧辉煌的宫殿形象,而是依据古代宫殿只有向南窗的空间布局,以偏暗的光源进行处理。这种处理相对客观地还原了历史图景,带给观众以本色的历史气息、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其次,电影美术可营造出影片叙事的情感基调。一部电影,或深沉,或豪迈,或浪漫,或悲情,总有其叙事的情感基调,而这种基调的构建,有赖于电影美术的造型功能。影片中人物的情感,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反映出来的,演员的演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电影美术的功能,则是提供演员表演的空间,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来构建影片的情感氛围。影片《老无所依》中,影片没有直接表现人物的言行、没有快速地剪切与运动镜头,而是通过大量的,甚至有些凝滞的光影效果,营造出杀手齐格追捕男主人公摩斯的紧张场面。两人在旅馆遭遇的一场戏中,摩斯关闭了房间的灯,透过门下缝隙射入的光线变化来判断齐格的位置。当齐格走到门前,双脚的影子挡住了部分光线。画面里突然一片死寂。正当摩斯准备开枪射击,机敏的齐格迅速的关闭了走廊的灯,整个荧幕漆黑一片。当两人展开巷战时,影片亦未表现人物正面交锋的情景,而是通过人物的影子、车后镜以及反光的汽车车身,映出人物扭曲变形的身形。这种光影的效果成功地营造了紧张与恐惧的气氛,使影片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电影美术在营造影片情感基调时,色彩是其常用的表现方式之一。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感觉,冷色和暖色使人产生明显不同感情倾向。电影通过对色彩的渲染,可将人物的情感有效外化,从而成为观众可感知的影像信息。色彩对观众视觉的冲击,使观众更容易体会片中人物的情感。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在表现现实时空时,采用了黑白色调。单调、冷清的色彩体现了父亲死后,母亲的世界变得苍白、暗淡和冷清。与此相对,在讲述父亲与母亲年轻的岁月时,影片却采用了大量的暖色调。母亲红色的夹袄、父亲送给母亲的花发卡、秋天色彩斑斓的大地、金色的阳光以及透过窗口映照进屋子的橙色暖光,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诠释出父亲与母亲之间纯洁而浓郁的爱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