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格局:“互联网+”与电影的升级换代
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互联网企业与传统电影产业跨界互动,构建出一个具有活跃增长力的互联网电影生态圈。标志性事件莫过于具有强大的流量资源与客户服务能力的三大互联网公司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合称)强势进军电影界,通过投资、并购传统电影产业,促进了影视产业格局重构。其中,阿里巴巴具电商优势,它推出娱乐宝,认购文化过半的股份,并将之更名为阿里影业;百度依托旗下爱奇艺视频网站拓展影视业务,推出百度爱奇艺众筹计划和百度数据等;腾讯则采取泛娱乐策略,借助IP资源,用基于版权的全产业运作模式实现覆盖全用户:“游戏、文学、音乐、虚拟商品、实物周边产业等都是可被探索的模式。”此外,不少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电影,比如美团网旗下的在线售票网站猫眼电影参与出品《心花路放》并创新其在线电影发行模式,再如依托于互联网视频行业老大“优酷土豆”的合一影业等。
另一方面,传统的影视公司也积极寻求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之径,比如华谊兄弟影业和阿里巴巴共享渠道资源,与腾讯共享内容IP资源;光线影业与360合作成立视频网站,拓展游戏、动漫等文娱产业;乐视影业更是利用先天的互联网基因建立O2O互动平台,以“一定三导”构建互联网电影生态??它们借力互联网渠道和金融资本,或是开发IP,延伸游戏、文学等其他文娱产业,将“粉丝经济”效益最大化;或是入股视频网站,拓展在线播放渠道;或是与在线售票平台合作,探索在线发行模式等。
互联网也以迅猛之势渗透电影全产业链,迅速改变着电影的业态和生态。从投资方、生产制作方到发行渠道方和放映院线方,都在运用互联网促发展:投融资环节的众筹,制作环节的影视项目开发时的IP题材和大数据分析,营销发行环节的互联网营销和在线售票,放映环节的网络多窗口放映,后产业链环节的跨界拓展与衍生品开发等。从长远来看,在互联网的助力下,电影可能从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的初级发展阶段走向以电影版权为核心的大电影产业,实现整体性的产业结构提升。
究其本质,电影在其最本源的意义上就是一种科技化/工业化的艺术,科技进步、工业元素及其变化决定了电影艺术的面貌和格局。互联网正在颠覆着我们熟悉的传统电影的一切规则,对电影本体以及电影的生产和制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互联网+”电影而言,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的讨论,但未知仍大于已知,给我们的理念、知识结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渗透乃至颠覆已经开始显现,使得电影发展呈现出了新的历史特点、特征。
夸张一点儿说,互联网对电影以及电影发展甚至就像是一场革命,就像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但在当下,互联网对电影核心内容的表达和审美特征的影响仍不够深入。归根结底,电影的本质是文化创意产业,它最根本的还是健康、鲜活的内容生产。而且,BAT进军电影界,本意并非为了颠覆或者取代传统的电影产业,其目的是抢占大银幕,获取用户,将其线上的垄断优势延伸至线下,谋求跨界经营,将用户消费引向实体经济、电商、游戏等后续产品/业务来盈利。对电影行业来说,借助互联网,连接线上线下,结合虚拟网络与传统电影,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内容/产制层面:互联网对数字电影的颠覆及对传统电影的有益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