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电影《红高粱》因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意义而红极一时,这部电影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影片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更是对这部影片理论的重要阐述和表达,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导演张艺谋遵从原作者莫言的思想,还原了小说描绘的女性世界,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女性在那个年代的压抑和顽强。本文在对《红高粱》故事梗概及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这部影片背后的女权主义。
【论文关键词】《红高粱》;女性形象;女权主义
于1987年上映的电影《红高粱》作为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继承了当时电影主题中对传统民族性与人性深入挖掘的艺术特征。故事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封建主义成为女性头上的_座大山,而九儿作为当代女性的代表,勇敢地冲破传统的束缚,敢于向不平等的封建主义挑衅,用生命谱写了一段爱与征服,充满野心和斗志、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九儿具有鲜明的个性,是打破传统的象征,张艺谋导演用更多的镜头来着力刻画这_人物形象。本文对《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并着重分析九儿这_艺术形象,从其形象中窥探影片中女性形象意义的升华。
一、电影《红高粱》梗概
《红高粱》主要讲述的是抗曰战争时期的故事,展现了这一时期人们同命运所进行的斗争,故事核心是一个敢爱敢恨的轿夫和一名敢于突破传统的乡村女性的爱情。电影中将高粱作为背景依托,以红色的色彩基调展现出了生命的顽强,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以"我奶奶"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在红高粱一带展开的爱情与抗争的故事。
故事将九儿出嫁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现出了九儿和余占鳌打破旧社会传统,敢爱敢恨的轰轰烈烈的新时期爱情故事,九儿出嫁时轿夫余占鳌对其产生爱意,并在九儿父亲接九儿回门的路上将九儿带到高粱地里野合,直到后来两人不顾众人眼光结合。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由于日寇的侵略和打压,以九儿为代表的乡民奋起反抗,整个故事发展中,淡化了影片中的政治意味,直到后来九儿牺牲,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展现出了人们坚定的反抗意志。
在九儿出嫁后不久,李大头就死了,九儿独自撑起了李家的烧酒坊,并在不久之后和余占鳌结合,创出了酿造好酒十八里红的独门秘方。在抗日战争期间,九儿拿出家里的十八里红分给伙计们喝,大家打鬼子的热情高涨,直至后来九儿在送饭路上被鬼子的机枪打死。在这_激烈且充满激情的故事中,充分地展现了人们的激情和斗志,也展现了生命力中放荡不羁的部分,而影片中的主人公余占鳌可以说是个刚烈的英雄形象,他嫉恶如仇、不向恶势力低头,是个拥有顽强的生命意志和民族精神以及放荡不羁且向往人生自由的具有独立性的''人"。故事以英雄后辈的角度进行讲述,生动地再现了革命故事的情景,并增加了影片的平易之感,由粗野不羁的性格和行为描写展现出了他们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创造出-种强劲与质朴的美。
二、电影《红高粱》女性形象
作为影片中的主人公,可以说影片中的故事情节以及相关的人物都是为了衬托九儿这一人物形象而设定的。《红高粱》中,九儿的性格定型,是结合了当时具体的社会环境而进行的,这也促成了九儿的各种反抗行为和抗争,最终形成了其顽强、刚毅、率真而泼辣的独特个人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