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九儿处在恶劣的社会状况下,这不仅是指当时社会中的政治运动和思潮变化,以及当时社会中的信仰和风土人情。《红高粱》是发生在抗曰战争时期的山东的故事,当时饱受侵略者摧残的中国,传统的礼教观念和宗教律法都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里。而当时的青年男女婚嫁也都是遵从父母之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九儿深受影响,而她的坚强与倔强促使她与社会做斗争。九儿敢于打破世俗的观念,毅然决然地与余占鳌结合,充分地表明了九儿思想的独立性。日本人侵入山东后,九儿毅然决然地拿出家中酿造的好酒与伙计们分享,并带领伙计们英勇抗日,在社会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下,九儿勇于突破的勇气和顽强抗争的行为,都来源于她的倔强和坚强。
同时社会环境还包含着人物的家庭、社会、朋友等关系,而家庭关系对人物的性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九儿的性格主要是受她的两个家庭影响,这在她的行为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九儿爹把九儿当成换钱的筹码,卖给了五十多岁的酒坊主李大头,结婚当天无论轿夫们怎样颠簸为难,九儿始终不发1言;加上后来九儿回门时与父亲的争吵,以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九儿的种种行为,都具有明显的叛逆意味。她通过有违当时社会观念的做法,展现出她性格中泼辣、倔强的一面。
在酒坊以前的掌柜李大头被杀之后"我奶奶"九儿便顺理成章地成为酒坊的掌柜,而酒坊的伙计始终是九个阳刚而干练的男人。导演安排的这九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听从于_个女性的安排,表明了酒坊的男人们,甚至包括''我爷爷"余占鳌都是臣服于"我奶奶"这个女人的。再后来罗汉为国捐躯,九儿带领大家祭拜他这1场景,也隐约地表现出九儿在家庭和酒坊中的地位。在中国旧社会传统的家庭中,男人是决断大事的人,而影片中的九儿却不同,她不依托于丈夫或是儿子的权势发号施令,而是靠自身的力量使大家臣服,这实际上颠覆了传统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通过这_系列情境的设置展现出了九儿身上的阳刚气质。九儿对酒坊的九个男性伙计的领导就是女权主义的张扬。个性不仅仅局限在女性阴柔的常态,而是突破了这种常态,质变成超越了九个男性的阳刚气质。
在传统的祭酒风俗中,每家酿出新酒后的第-件大事便是祭酒。十八里坡酿新酒的日子是九月初九,导演选定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酿制新酒也是为了迎合九儿的生日。众多的阳数重合在一起,给观众的感觉仿佛这个酒坊自开张就是为九儿开的,这也预示着九儿将掌管整个作坊,这也充分地体现出九儿生命的活力和她生命中的阳刚之气,同时也表现出了她的女权主义思想。而那首歌曲中所唱的喝了九儿生日时酿的酒强身健体、滋阴补阳、勇闯虎穴,可以闯过恐怖阴森的青杀口,甚至九五至尊的皇帝都可以藐视,不向他磕头,这其中的九九归一将所有的阳刚之气都聚集到了''我奶奶"的身上,这是女权的集中体现。此外,电影中九儿一口气喝下一碗十八里红高粱酒让众多的男人汗颜,也正是因为她身上有着男性阳刚的气魄,有着追求自由解放的信念,有着追求人类自然欲求的渴望"我奶奶"生命的张扬和不羁才能表现得如此形象生动。
三、从"九儿"看电影《红高粱》背后的女权主义
(一)男性欲望的载体
“九儿”这个名字在这部片子中有着更深层的含义,作者将九儿的生日选在九月初九,便是将九这一数字所代表的阳刚之气赋予九儿。同时,《红高粱》是以做酒的作坊作为开端展开故事的,"九儿"同样可以理解为是''酒"的谐音,后来她又成为这个酿酒作坊的掌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酒"具有十足的男性化味道。并且酒是欲望的象征,人在饮酒之后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的欲望,使精神处于亢奋的状态,而影片中的"九儿"作为掌柜的,处于这些欲望象征的最顶端层面,此刻的“九儿”俨然化身为欲望的象征,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更是有着高于"酒"这种欲望的含义。
“九儿”身为女性,作为男性主体的欲望客体的隐喻在影片开端便显现十足,在荒无人烟的送亲道路上,一群送亲男子开始捉弄这位唯一的女性,在捉弄的过程中不乏荤段子出现,这一次的捉弄实现了男性释放的欲望,这种释放既包括精神层面的,也包含着生理层面的意义。在精神层面上,患有麻风病的掌柜的男性机能和特征想必并不如他们这些健全的男性,这点通过男人们嘲讽式的叙述表露无遗,但是对于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而言,看着一个如此漂亮的女人在自己的心酸中被送到一个病怏怏的无能男人那里,他们的痛苦与愤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生理层面上来讲,高粱地中突然遇到强盗,他们只好提着裤带悻悻地看着这个漂亮的女人被别的男人抢走。在强盗走后,九儿上轿,他们再一次提上了自己的裤带,在轿夫对"九儿"脚部的触碰过程之中,这群汉子终于和这位美丽的女子完成了一次生理上的触碰,虽然短暂但是象征意味尤为明显。再后来,高粱地里抢"九儿"疾风劲草中的野合,这种象征化的仪式,终于在影片中确立了她欲望客体的存在,而在余占鳌后来的一再追逐下,这种欲望的色彩越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