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映的由迪斯尼动画工作室出品的《冰雪奇缘》,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此方面对于经典模式的传承与大胆尝试:如前文所述,流畅的线条、弹性的动作、甜美的造型、唯美的音乐模式等这些元素构成了迪斯尼动画的灵魂。但这一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模式曾一度面临陨灭的危险,迪斯尼除了撤销传统二维动画部,停止制作二维动画电影之外,在创作方面更是将这一叙事模式搁置了十几年,《冰雪奇缘》自信地宣告了迪斯尼经典灵魂的回归,不是简单重复的回归,而是传承发展的回归,并且,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角色迷人的、生动的特写镜头与音乐抒怀的完美结合。 二、"运动镜头"运用的发展 在电影叙事中,运动镜头的表现,就其"运动"性的特点来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画内驱动镜头的运动,画外驱动镜头的运动,以及包含前两种形式的运动,这种形式比较多地在电影中使用。 在真人实拍故事片中,由于受到时间、器械等实际操作的限制,运动镜头的运用无法尽情发挥。当然,近年来电影数字特效使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在传统的二维动画电影中,会受到二维特性的限制,运动镜头只能发挥有限的运动,如缺乏生动透视关系的横移、推拉等直线运动。但在三维动画电影中,自由的空间度使摄像机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摄像机自由呈现的意义在于,画面能够尽情地展现冲突,更好地服务于叙事的进程。在创作中,好莱坞动画人对于摄像机的运用表现越来越娴熟,视觉体验也越来越生动,运动镜头在全片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 三维动画电影《守护者联盟》中的一组运动镜头,表现冰王子杰克引导孩子们欢快地打雪仗,并通过滑雪巧妙挽救了一个遭遇危险的男孩,这一组运动镜头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丁丁历险记》,片中运动镜头之多堪称动画电影之最,这些运动镜头所展现出的魅力,将观众的视觉体验彻底带进这部经典漫画的情境中,尤其本片后半段表现追逐场面的长镜头,构图变化从远景到特写,运动节奏畅快淋漓,时间长达2分30秒,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的长镜头之最。 在《冰雪奇缘》中,运动镜头的大量使用,也为迪斯尼经典叙事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以片中前半部分的一个表现加冕日城堡外的热闹景象的长镜头为例,在这个运动的长镜头中,信息量很多。首先是嘉宾们络绎不绝地登上阿伦戴尔王国的码头,人们兴奋地议论着,一个母亲和小儿子的对话交代加冕日的到来,为加冕仪式烘托气氛。接着是两个主要人物的出场,善良的山民克斯托夫和他的驯鹿,然后是阴险而攻于心计的威斯顿公爵。长镜头运动被广泛运用于表现诸如场景交代或信息铺垫这样的叙事段落,是目前三维动画电影中的一大特色。运动镜头在叙事层面的探索还将继续尝试与发展,尤其是三维立体动画电影。 三、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三维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造型样式、动作风格、色调、质感、构图形式等因素。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是传统二维动画时代的最大财富,毕竟此方面的最大联姻是伴随人类历史的绘画艺术,动画艺术家们实在舍不得二维画面的视觉魅力,因此三维动画技术被引入动画电影时,仅仅作为技术手段服务于二维动画风格,弥补一下二维动画在空间性与运动镜头方面的不足。全三维动画风格的创作探索是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尽管《玩具总动员》的艺术风格相对保守,但三维空间的视觉冲击已经足以激发观赏热情。 以皮克斯2003年推出的《海底总动员》为例,其绚丽的三维海底世界美轮美奂,这时的三维动画技术在光学、特效、渲染技术等方面已经日渐成熟,对于画面质感与风格的表现已经大幅度提升。之后的几年,好莱坞三维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由华纳公司出品的《极地特快》,其艺术风格追求写实主义,但童话般的色彩又使其保持着与纯写实的一丝距离,既真实又梦幻、既奇特又美好是这部影片的视觉体验。另外,影片中的角色表演第一次采用了"动作捕捉"技术,计算机绘图产业一直专注于烟雾、水、火等自然形态效果。这个产业正处于蜕变期,转而开始设法创作人类面部表情、毛发和衣服运动感的真实效果。这个领域的艺术极致是创作出逼真的人类,也许有一天数字科技可以取代演员。《极地特快》的诞生,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中国影响力巨大的是由梦工厂推出《功夫熊猫》,其艺术风格华丽中透着抒情与写意,同时富有装饰美感,充分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底蕴,视觉效果极富东方韵味。这部影片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好莱坞版的"武侠片"打斗动作之精彩不言而喻,夸张的动作语言、弹性的肢体变形与丰富的节奏变化,使我们看到了传统二维动画艺术中动作美学的回归。 此外,由派拉蒙公司出品的《兰戈》是一部动作冒险的三维动画电影,其视觉效果最具突破与挑战性,艺术风格彻底摆脱了传统动画的惯性视觉体验,追求粗狂的质感与朴素的色调,十足动画版的"西部片",夸张的造型结合"动作捕捉"技术,使这部影片充满了厚重、质朴的视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