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力动态景观艺术,即通过水的流动特质,结合中国传统理水手法和欧美水体造景技术,进行水体形态设计。部分室内水体动态景观艺术,可对液体磁化,得到纳米级磁化液,由电磁线圈供给电子脉冲,形成奇妙的液体动态景观艺术。 3.受众互动景观,即将根据甲方不同投资需求,通过引入图像感知系统、机械控制和电器系统,实现无人为交互式动态景观艺术、基础行为交互式动态景观艺术以及高阶行为互动式动态景观艺术。 在很大程度上,动态景观艺术就是机电自动控制、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与动态艺术结合的产物,这些技术为动态艺术注入了新的基因。动态景观艺术将结合地产开发、社区发展、城市规划等需求,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再次逐渐发展起来,并以极快的速度扩展到世界各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广泛地进入公共空间。清华大学的粟多壮曾将动态艺术概括为六个特点:与环境全面互动、普遍与现代化高科技结合、体量更大而复杂、以全面进入公共空间为目标、艺术家的国际联络非常广泛、与相关领域互动协调非常密切。从上述六个特点不难看出,本项目所推出的动态景观艺术不仅仅是会动的城市景观,而是致力于结合各类新技术达到与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互动的境界。拓展到景观行业将具备以下三个方面优势: 1.追求"动态"化的视觉呈现,强调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拓展了传统景观的形态边界,创造性地将装置、建筑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大量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作品有更大的体量,制作程序异常复杂。 2.景观将更强调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雕塑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性"通过景观的用户感知界面等实现人机互动,将观众的参与视为作品意义必不可少的部分,使作品更有趣、更好玩、更让人乐于接受。 3.充分发挥作品的商业价值,可以通过作品收集公共场合存在的大数据供营销机构进行分析。以作品为媒体发布广告,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等。 二、动态景观艺术的关键技术及技术指标描述 在动态的研究方向下,围绕风力动态景观艺术、水力动态景观艺术、受众互动景观,延伸出一系列技术组成结构。 1.动态雕塑技术组成结构。能源上,充分挖掘风动、气动、水动、太阳能、电能等无污染能源;感知上,除涉及使用传统传感器感知(如温度、湿度、气压、热红外、触碰等方式)之外,还可预引入机器视觉感知、三维体感等感知模式;控制上,针对甲方客户需求可基本实现机械结构式的自主控制和交互式控制(如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的控制);表现手段上,包括反映科技美的机械式的艺术表现、灯光式表现(如光投影表现)、声乐表现、平面影像表现等。 2.动态雕塑交互技术。其中包括:(1)现场式交互,包括机械式交互(观众一机械操作一机械表现一观众)和数字式交互(观众一传感器一控制一表现一观众的响应一传感器)的结合使用;(2)现场式联合交互,主要是同一展区多个动态雕塑之间信息互联,以及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交互;(3)云式交互,通过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与远程在线观众进行交互,多个异地动态雕塑之间的相互交互,多个异地动态雕塑与远程用户的动态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