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谈古诗教学中的意境感悟(2)

时间:2014-04-12 12:03 点击: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

  ……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草发芽了,一片绿色。(生纷纷举手)

  师:你说。

  生:我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生:我还想起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一个“绿”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美感、春意、生机……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为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也就成了佳话。

  “绿”字作为本首诗的诗眼,不仅妙在形象,妙在意味,而且妙在理趣,妙在韵致。虽然这些妙处或许课文上也有注释,或许课外书上也有赏评,但学生对此却最多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孙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研磨“绿”字之妙,让其在潜心涵咏中“直觉天成铸语感”。

  3.3层次朗读,表达意境

  和现代文教学一样,诗歌教学也要经过从“通读文本”到“读通文本”这一环节。这一过程是由一条主线和多个教学环节组成,主线是诵读,由读正确、读通顺到读流利,由读得有节奏、有韵味,到读得情意浓浓、浮想联翩,这才是有层次感的朗读。只有在这样的朗读后,学生才能有所感悟,受到启发,从而能创造性的描述古诗词意境。

  从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游园不值一课教学片段中,感受名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感的朗读。

  (1)初读,读出节奏韵味。

  师:谢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先读读这首诗,再来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刚才课前我听到了有的同学读到了。谁愿意读给大家。提个小要求,刚才是五言,现在是七言。

  一生读得很精彩。(众鼓掌)

  师:谢谢他,有的地方属于自己的创造,为了表示对前人的尊重,我们读的时候咱就按着他平声四声来读,第二声都是平声,拉长。你看第一句,跟着他的感觉,在他的启发下,我们再来,开始

  窦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师:你看这个“来”,注意平声。最后一句,“一”下去,“枝”上去,“枝”拉长。再来。

  生和窦老师一起读最后一句。

  师:其实我们读的有些夸张,但是,同学们,你们自己倾听同学的朗读你就能听出味道来,是你自己陶醉在其中。现在我再找一位同学,谁愿意?就像刚才那样读给大家。

  一女生再读。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