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灵感的获取途径 5.1生活经验积累法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它又使人们饱经辛酸。在生活中,累积丰富的经验,这就成为了众多作家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世间的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并可以直接反映到头脑中,以此来牵动我们敏感的神经系统,激发我们创作的灵感。生活中的苦难经验更能促使作家的创作,如用全部生命为历史谱写悲歌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忍辱含垢发愤著书,最终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6]。再者,当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生活经验让他多问了一个为什么,经过平时的科学知识积累,产生了万有引力的灵感之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生活经验积累法是灵感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也就是这个道理。 5.2大自然捕捉法 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在自然当中方可看到自己、看清自己,以此来求得心灵的解脱,这样就可以唤起我们的内在意识,从而进行创作。杜甫在登上泰山之后,看到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激发了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当时随即作出《望岳》这首优秀诗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杜甫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因此,只有当作者的内在意识与自然产生共鸣的时候,灵感就会自然迸发而出。 5.3温故而知新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就已提出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就可以得出新的灵感。即使对已经学到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这样便可从中领悟到新的东西,这就是温故而后的灵感迸发。 5.4梦中探索法 科学家和文学创作家经常在睡梦中迸发出灵感,因此,重视对梦中灵感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经科学家研究,人脑的活动规律显示出人在潜意识和显意识中得到大量的知识材料,经过大脑理性思考之后,在大脑中留下许多的表象痕迹,刻下一道思路痕迹,这样灵感就会在梦中慢慢迸发而出,等作家醒后,就会挥笔不停,得心应手的写下梦中得到的灵感。杜甫的《梦李白》就是很好地见证,是作者对李白流浪在外的担忧之情和强烈的思念,在梦中转化为潜意识,而后与平时的显意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灵感,就立即写出了《梦李白》。 6.结束语 灵感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源头之一,要想抓住和获取灵感,必须对灵感本身有所了解,再加上平时知识经验的累积,那么灵感就可能光顾你的灵魂了,所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灵感一般都是在碰撞的火花中闪现,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寻求思想的碰撞,灵感便会在那灯火阑珊处等着你。 【参考文献】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引自《文艺论从》第五辑第178页.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35. [3](清)刘熙载.艺概·诗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0. [4]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191. [5]魏列萨耶夫.果戈里是怎样写成的[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24-25. [6]陈鹤鸣,余俊卿.超越苦难(上)[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