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晓苏的农材题材小说,在当下乡土小说中显得有些另类。在他的小说里,有着浓浓的原生态农村的气息,这农村不是传统的农村,而是有着鲜明当下烙印的农村,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翻滚着的农村。他新近发表的且最典型的作品有《花被窝》《看稀奇》《回忆一双绣花鞋》《剪彩》《幸福的曲跛子》《权亚打兔》等等,小说所写的故事和人物离商品经济大潮和城市化进程都比较近,有的还是直接身处其中的,读起感觉沉重。他的油菜坡系列乡村小说合起来看,就像一幅油菜坡全景图。油菜坡的人们,无论已经走出去的,还是仍留在这里的,都有着油菜坡的独特气质,心里都有一个让他们梦萦魂牵的油菜坡。 关键词:晓苏乡村短篇小说油菜坡 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在没有以读小说为职业的时候,我读了很多小说,古代的、现代的、当代的、国内的、国外的,都是凭兴趣在读,所以都读得津津有味。当以读小说为职业以后,所读的小说比以前多了,但感觉不好读了,有时甚至要强迫自己去读。这时候,为什么要读小说这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浮现在我脑海。是的,在读了这么多年小说以后,我应该要认真想一想为什么要读这个最原初的问题了。 我想,读小说和读诗歌散文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以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学门类,可以带领我们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这也许是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一个人再怎么丰富的人生也只能过一次。但因为有了小说,可以让自己去过另一个人的生活,从另一个人的眼睛去看世界,接触到另一个人的亲人、朋友、爱人、敌人,感受另一个人的心情体验,就像过了N次人生一样。所以我们要读小说,而小说也应该以此为评判标准:是不是能够给读者提供他人的真实而独特的生活体验。越能让读者融入小说人物的世界,越让读者分不清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就越成功。 很多优秀作家的笔下都有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陶渊明的世外桃园,多少年来都是人们梦想的世界。莫言的高密,是介于真实世界和小说世界的一个自生长着的村庄。J.J.R.托尔金的《魔戒》,更是凭空想像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没有时间空间概念的魔幻世界。我以为,这就是小说写作的最高境界。 晓苏的短篇小说就有着这样的特质。当然,现在读起来虽然还有一些不满足,但谁能知道,照现在这样写下去,他笔下的油菜坡不会成为中国文学的另一个高密? 晓苏的农材题材小说,在当下乡土小说中显得有些另类。今天的农村在现实面貌和精神表征上都与过去有了显著不同,而且这种变化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没有人能清楚描绘。于是,作家们把目光对准了这种正在行进中的变化,特别是集中反映在这过程中人心的撕裂与挣扎。这样的小说可以说是直面现实,表达的感情是直接的、热烈的,因而产生的冲击也是强烈的。晓苏的乡村小说却没有走这条路,而是延续了传统乡土小说的风格,在农村写农村。农村的变化在这里不再是主角,成了底色,而我们读到的油菜坡就是当下农村的一个剪影。
在晓苏的小说里,有着浓浓的原生态农村的气息,这农村不是传统的农村,而是有着鲜明当下烙印的农村,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翻滚着的农村。最典型的就是《花被窝》。小说写的是留守妇女的生活,但他重点不在留守二字,也没写在外打工的丈夫,只选取在家的媳妇和婆婆的几个小故事来写。因为丈夫长年不在家,媳妇秀水与婆婆的关系紧张,婆婆被迫搬到老屋住。秀水与电视天线维修工李随偷情,又怕婆婆发现告诉丈夫,整天提心吊胆。因为心虚而主动向婆婆示好,接婆婆搬回来住,没想到竟因此化解了与婆婆多年的不和,一家人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这样一个一不小心坏事变好事的故事,读后让人忍俊不禁。但仔细一想,这个故事的发生是在乡村普遍出现丈夫外出打工,留下妻儿老人独自守家的大背景下。这种空巢现象已经引起众多作家的关注。有的作品直面问题,写得非常惨烈。这部小说里,虽然也有生活之痛,但作者更看重农村人在应对伤痛时的自我调节、自建生活勇气的努力。也许正是这样的隐忍与圆融,才让中国农民在经历了那么多沧桑剧变以后仍是今日中国的支柱之一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