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例谈微电影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特点(2)

时间:2014-05-06 15:48 点击:
(一)认知层面 五位采访对象来自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他们每个人在看完《这一刻,爱吧》,对内容的认识和态度都有所差别,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记住了可爱多。可爱多在每集出现的次数至少有6次,每一次出现都让人记忆

  (一)认知层面

  五位采访对象来自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他们每个人在看完《这一刻,爱吧》,对内容的认识和态度都有所差别,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记住了“可爱多”。可爱多在每集出现的次数至少有6次,每一次出现都让人记忆深刻,有时是恋人重逢后的小礼物,有时是餐后甜点,有时充当吸引女孩注意的道具,有时化身为安慰受伤心灵的良药……可爱多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它象征着甜蜜、浪漫、可爱、温暖……一切美好的寓意都嵌上可爱多的符号。尤其是那句“这样的你可爱多了”,不知是广告还是主人公内心的表达,都让“可爱多”深深地印在受众的脑海里。从认知层面上说,《这一刻,爱吧》成功地将可爱多营销推广,并且让受众都爱上这款小巧又甜蜜的冰激凌。

  (二)心理层面

  校园爱情故事总是上演着青春偶像剧:每个男孩心中都幻想过一个清纯女孩,渴望肩并肩行走的喜悦,渴望十指相扣的温暖。而每个女孩心中亦构思过这样一幅美好的图景,和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坐在草坪上,背靠着背谈论青春梦想。《这一刻,爱吧》也同样讲述了菁菁校园里的浪漫情怀。五个来自不同年级的采访对象,他们对于微电影中的爱情有着不一样的感触。大一男生向往邂逅一段浪漫的校园爱情;大二女孩喜欢诗意般梦幻的缘分;大三女孩正在上演微电影中的桥段;大四男孩怀念错过的遗憾;研二女生守候着寻常的幸福。每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的价值观,大三女孩和故事中的女主角同样经历着“恋人未满”的阶段,他们一直以来是好朋友,但是女孩对男孩的感情渐渐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持友谊,女孩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努力让即将沸腾的98度水冷却。故事中的女主角最后选择向好朋友坦白,而现实中的女孩仍在徘徊。

  (三)行为层面

  《这一刻,爱吧》讲述了四个象限的爱情:相信真爱,主动争取,不信爱情,被动等待。微电影演绎了四个阶段的爱情修行,同时也在暗示受众,每个阶段都要有“这一刻,爱吧”的勇气,“让爱如此的真实坦白”。当受众经历了心理和态度的变化时,通过他们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层面上的效果。青涩却无惧的大一男孩在第一象限,相信爱并且勇敢爱;大二的女孩还在第二象限里幻想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大三的女生在恋人未满的第四象限犹豫彷徨……每个人都在经历不同的感情阶段,每一集剧情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中给人以思考。大三女孩已经感受到女主角面对98度的爱,自己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微电影最佳的传播效果不仅仅在于成功推销出商品,更重要的是让商品传递的符号价值扎根在受众的心里。因为这种无形的符号价值才是无价的宣传,当信息传递的寓意能够引起受众原本价值体系的变化,即在心理和行为层面有了改变,才是真正体现了媒介传播的最佳效果。“文以载道”,如果微电影传播的内容能够让受众依附现实去思考并且改变行动,也就真正地实现了最佳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莹.传播学理论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2,(1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

  [4]翟杉.微电影对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研究[J].新闻知识,2010,(7).

  [5]陈红莲.网络“微电影”的传播学解读——以《老男孩》《四夜奇谭》等的热播为例[J].今传媒,2011,(12).

  [6]何少杰、朱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J].电影新作,2013,(2).

  注释:

  [1][美]莱斯利·A·巴克斯特、唐·O·布雷斯维特著,殷晓蓉、赵高辉、刘蒙之译.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08

  [2]翟杉.微电影对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研究[J].新闻知识,2012(07)

  [3]郭光庆.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8-189.

  ※本文为“微电影及微电影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研究”科研成果论文。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