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图像学”视野下的水陆画及其文化价值(4)

时间:2016-04-28 08:58 点击:
以前文提及的十王图版画为例(见图8)。因每一殿有一王主持严刑,故名十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 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十王说始于唐末,自佛教传入中原后,统

  以前文提及的“十王图”版画为例(见图8)。因每一殿有一王主持严刑,故名“十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阎罗王、变成 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五道转轮王。“十王”说始于唐末,自佛教传入中原后,统治者为了缓解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积极传播佛教中生死轮回之说,即 恶人死后会到地狱,由地狱中的“十王”审问刑罚,并根据善恶多寡决定其来世是人还是牛马虫豸。若不想死后入地狱,则在世间要多行善、不杀生、常施舍等,可 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图中庙宇端坐一王,蓝面红髯,面貌可怖,双手持圭坐于公案后,左右分立主簿、录事伺候。殿外阶前,又有一僧一俗分立两侧,僧双 手合十,俗为女像,拱手垂立。上述描述已经包含了“图像学”方法三个研究阶段中的前两阶段:第一个阶段(图像志描述)已经精准地叙述出该作品表现的题材、 内容、形式等;第二个阶段(图像志分析)综合利用图像所示,如寺庙建筑、衙门(公堂)断案及僧俗衣着等特定视觉模式,已经可以确定作品的“主题”或“题 目”为民间“十王图”题材;而第三个阶段(“图像学”阐释)则需跨越对图像本身的解释,上升到对其文化价值的认识。首先,图中人物的衣装发型,与明代桃花 坞年画中人物样式相类似,特别是一僧一俗的服饰如实地反映了明代普通女性、僧侣的衣着面貌,为确定图像年代及明代生活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其次,也反映出明 代民间生死轮回宗教观念的盛行。
  再以前文提及宝宁寺的明代水陆画《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为例(见图4),画面分为两层,下层绘七人,其中有六人头戴青巾垂脚蹼头,身穿圆 领学士衣,有身背瑶琴者,有肩挎宝剑者,一戴青色软巾的蓄须老者,面色凝重,若有所思,这些人物当为文人学士中的琴棋妙手和撰文作家之流;上层绘五人,其 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身穿黄色长袍者,一位手持纨扇,一位手提相框,框内绘一老者肖像,分明是俩书画艺人。画中人物皆为世相,非臆造形象,其衣冠服饰当为 民间画工取自现实所得,自此已完成图像志的描述、分析阶段。进一步则进入“图像学”阐释阶段,由于元蒙统治下,汉族地主阶层及知识分子备受排挤,科举取士 制度中断,士大夫们多无心政事,转而托生于书画,文化精英与民间画工之间的交往也变得密切起来。如赵孟頫、钱选、高克恭、王冕及元四家等,这些文化精英的 写意风格不断渗透到当时的水陆画中,使得这些民间作品呈现出较强的“文人画”特征,这件明代水陆画《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便承袭了这种“文人意趣”。
  小结
  水陆画是我国重要的民间视觉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合理、有效利用“图像学” 方法,深入发掘其中的物质、精神及制度等文化价值。这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水陆画作为民间美术长期遭受冷落、忽视的境况,还能超越美术研究的范畴,使 得其图像上升到文化史高度以得到正确解读,在提升其在文化史上地位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水陆画的研究和保护。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